房屋裂缝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
裂缝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关键看部位。裂缝根据其成因,大致可划分为:
1、收缩裂缝:由于材料干湿变化引起,一般在墙面上呈网状,两种不同材料可能形成于其界面上。
2、温度裂缝:由热胀冷缩变形引起,一般在房屋顶层(平屋面)沿圈梁的水平裂缝,沿窗角的竖裂,沿窗角或内纵墙的对角斜裂(两端多,大,中间基本没有);也有沿附墙烟囱的界面上。
3、沉降裂缝:由地基基础不均匀(差异)沉降引起的墙体正八字形、倒八字形斜裂;由灰缝灰浆粉化压缩引起的上部水平裂;由支座沉降引起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竖向开裂等等。
4、变形裂缝:由变形引起的墙面交叉裂,纵横墙连接竖向裂缝;倾斜引起的断裂等等。
5、结构裂缝:由于荷载作用引起也叫荷载裂缝,如大梁下墙柱的多条竖向裂缝;梁板受力主筋处的横向水平裂缝、斜裂、跨中的环绕贯通裂;支座边的剪切斜裂;受拉杆件的横裂等等。
以上这些种类的裂缝中,1、2类裂缝和裂缝较小且已处于稳定状态的3类裂缝不具危险性,裂缝较宽或仍在发展的3、4类裂缝和5类裂缝可能具有危险性,但也不是**的,需要作现场鉴定分析。总之判定属何种裂缝及危险性要与结构的受力状态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房屋检测鉴定过程:
1、检测项目 通过对房屋建筑、结构、装修材料、设备等进行*检测,建立和完善房屋质量档案,评价房屋质量的过程。
2、适用范围 保护建筑等需要进行*检测的房屋。
3、检测内容及过程 主要检测参数有: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
4、非现场检测项目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 c.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在房屋鉴定中,现场调查、检测中裂缝是较普遍的现象之一,而建筑物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因此,如何鉴别裂缝、分析裂缝、控制裂缝,是鉴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 房屋结构类型
房屋鉴定工作中常遇到的房屋结构主要类型:混凝土结构、砌体(混合)结构。
1.1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是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的统称。
房屋鉴定中常遇到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承重,现浇混凝土梁、板或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局部现浇混凝土板)楼(屋)盖的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较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1.2 砌体(混合)结构
房屋鉴定中常遇到的为砖墙或(砖墙及现浇混凝土柱、梁)承重,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局部为混凝土现浇板)楼(屋)盖或采用混凝土(木)檩条的屋盖。由于砌体结构主要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整体性较差,抗拉、抗剪强度较低,比较*产生裂缝。
2 结构裂缝类别
2.1 混凝土结构裂缝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应力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沉降裂缝、施工裂缝、构造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判别裂缝。
2.2 砌体(混合)结构裂缝
砌体(混合)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外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二是由变形引起的裂缝(主要有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陷或膨胀等变形)。
3 结构基本构件裂缝分析
3.1 裂缝分析
3.1.1 裂缝定性:结构性裂缝或是非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多由于结构应力达到限值,造成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是结构破坏开始的特征,或是结构强度不足的征兆,是比较危险的,必须进一步对裂缝进行分析。非结构性裂缝往往是自身应力形成的,如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不大,可根据结构耐久性、抗渗、抗震、使用等方面要求采取修补措施。
3.1.2 结构性裂缝定性:可能引起的破坏形式为脆性破坏或是塑性破坏。
3.1.3 裂缝定量:查明裂缝的宽度、长度、深度、形态等量化数据。
3.1.4 裂缝趋势:判明裂缝是否稳定或是有发展趋势。
3.2 基本构件常见裂缝分析
3.2.1 受弯构件
常见受弯构件有混凝土梁、板,其裂缝形式主要有垂直裂缝、斜裂缝和顺筋裂缝。
(1)垂直裂缝:主要由弯矩引起,多出现在梁、板构件跨中底部,垂直梁、板侧面发展。
(2)斜裂缝:一种由剪力引起,一般出现在梁底支座附近(裂缝多数是剪力与弯矩共同作用)由下部开始,沿 45°方向向跨中上方发展,另一种由负弯矩和剪力引起,出现在梁、板支座**面附近,形态为上口大下口小。另外在主次梁交接部位,由于主梁受次梁集中力影响,也出现沿次梁两侧向下斜裂缝。当发生地基不均匀下沉时,混凝土圈梁、框架梁、基础梁皆会出现走向与地基不均匀沉降方向一致的斜向裂缝。
(3)顺筋裂缝:主要由钢筋锈蚀、氧化铁膨胀所致,出现与梁下部侧面或是底面钢筋部位。
以上裂缝引起的破坏形式属于塑性破坏。其特点是事先有明显的变形和裂缝预兆,出现裂缝后人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危险性相对稍小。此种裂缝是否影响结构的,应根据裂缝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发展情况而定。如果裂缝已趋于稳定,且较大裂缝未过规定的容许值,则属于允许出现的裂缝,可不必加固。例如某车管所办公用房,半层地下室,地上6层,框架结构承重,现浇混凝土梁、板楼(屋)盖, 1996年竣工,2008年8月甲方发现一层部分框架梁(地下室**)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要求鉴定,同时委托查勘四层结构状况,该层局部曾经作档案室(现已取消)使用,明显增加了楼面荷载。根据现场调查、检测,一层框架梁裂缝局部存在,裂缝的特点:基本出现在梁底跨中附近粉刷层,垂直于梁跨,较多的梁底出现三条,个别梁侧面粉刷层也有不规则裂缝,较大裂缝宽度为0.38mm,凿除裂缝部位粉刷层后,发现粉刷层厚度较大为70mm,且分两次粉刷,有明显接缝痕迹,未发现结构层裂缝;四层框架梁粉刷层裂缝个别存在,且肉眼不易察觉。根据原设计施工要求及房屋使用情况,对有关承重构件复核,经过综合分析,判明为温度应力裂缝,属非结构性裂缝。该裂缝未危及房屋结构。
如裂缝出现于受弯构件下列部位:受压区、斜截面、冲切面等,以及后张预应力构件端部局压部位等皆属于结构性裂缝脆性破坏的特点:事先没有明显的预兆而突然发生,一旦出现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很大,是结构破坏的征兆。
3.2.2 受压构件
常见受压构件有砖墙、混凝土柱、混凝土剪力墙。
(1)砖墙
a “八”字形裂缝:主要出现在横墙与纵墙两端部,一种裂缝属正八字形的热胀裂缝,随温度升降而变化,其原因是由于屋面板温度变形大于砌体温度变形,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屋面板的推力就传给墙体,并因墙体温度附加应力在房屋两端较大,当拉应力过砌体抗拉较**,墙体即出现八字形开裂;另一种属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两端沉降小,墙上出现“八”字形裂缝,反之出现倒“八”字。
b 倒“八”字形裂缝:主要出现在纵横墙两端的窗洞口处,属冷缩裂缝,尤以**层两端窗洞口处较严重。由于墙体冷缩附加应力在墙体两端较大,当房屋收缩变形大于墙体时,在门窗洞口处产生应力相对集中而导致形成倒八字形裂缝,使墙体开裂
c 水平裂缝:多见于**层横墙、纵墙、“女儿墙”及山墙处。当屋面保温隔热较差,屋面板受热膨胀对墙体产生水平推力,由于墙体在端部收缩要大于中部且砌体抗剪能力较低,使纵横墙与屋盖的接触面上产生水平裂缝。
d 垂直裂缝:主要出现在窗台墙处、过梁端部及楼层错层外。此种裂缝主要由于温度变化,墙体受到楼板的拉力作用,在门窗洞口处产生应力集中效应而拉裂。
e X形裂缝:多数沿砌体灰缝开裂,主要受房屋热胀冷缩的反复作用形成,而底层墙体产生的X形裂缝则是由于基础不平整或不均匀沉降引起。
(2)混凝土柱
水平裂缝:主要出现柱头、柱基部位,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是附加弯矩所致。
顺筋裂缝:由于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所致,并且两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
纵向劈裂裂缝:主要出现于柱中部,由于混凝土强度过低或使用载所致。
X形裂缝:此种属地震作用下的剪切型裂缝。
(3)混凝土剪力墙
混凝土剪力墙裂缝主要有干缩和伸缩裂缝。
水平裂缝:属伸缩裂缝 主要在剪力墙上部,一般是由于浇注混凝土较快产生。
纵向裂缝: 属干缩、温度应力裂缝,一般较短、较窄,不贯穿墙体。
轴心受压构件一般不出现裂缝,一旦发现受压区混凝土压裂,较有可能为结构性裂缝,预示结构开始破坏,应引起足够重视。
3.2.3 受拉构件
轴心受拉构件在荷载不大时,混凝土就产生裂缝,其特征是沿正截面开始,与钢筋拉力作用线相垂直,各缝间距近似相等。
3.2.4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横向裂缝:一般多在板底跨中或支座处,裂缝垂直于板跨,前者由于载、质量低劣、运输不当等原因所致,后者由于负弯矩所致。
竖向裂缝:可出现于板底或是板面,前者由于空心板板缝灌缝质量不佳所致,后者为施工不当或是混凝土收缩所致。
4 小结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可避免,也是适当可以接受的,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我国规范也明确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所以在房屋鉴定过程中对裂缝的分析力求*、准确、客观,要有科学的论证和判断。一旦判明为结构性裂缝,必须对之进行加固补强。对于非结构性裂缝如影响正常使用和结构耐久性,亦要进行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鉴定及房屋鉴定的内容: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
1、建筑工程结构检测、鉴定(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塔桅及高耸建(构)筑物,建筑构配件质量检测,振动测试,结构应力测试,结构性能现场试验);灾后结构承载力鉴定。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性、适用性、适修性、耐久性、可靠性鉴定;建(构)筑物抗震鉴定;沉降观测,采光日照鉴定、分析,容积率分析,面积测量,建筑物功能评价;民房检测鉴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检测鉴定。
3、**工程及施工安装质量检测,道路桥梁功能性能和结构性能检测及维修加固鉴定
4、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空气成分鉴定、建筑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鉴定、噪声与振动鉴定、电磁辐射鉴定、遮光污染等鉴定。
建筑热工及设备系统检测鉴定
建筑热工(节能)检测;建筑设备(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及防雷)系统、锅炉房系统、冷库系统、厂房净化系统安装质量检测与运行测试;小区供热系统、小区排水系统质量检测与运行测试;建筑设备系统能耗分析与评价、节能性能检测;室内湿度、风速场、温度场测试;地下管网探测。
建筑物扩建、改造鉴定
1、建筑物整体平移、**升、纠倾的设计与施工鉴定;
2、建筑加层、室内空间改扩、托梁换柱的设计与施工鉴定;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运用建筑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与建筑工程相关的问题进行鉴定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鉴定报告中应注明所依据的规范名称及其编号,在鉴定报告中宜摘录规范的相关条文。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规范应当是基建过程中遵循的较低标准,是检测、鉴定工作的依据。鉴定标准,如:《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90)、《危险房屋鉴定标准》(CJ13—86)、《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等。
鉴定报告应有利于确定经济责任和赔偿金额;工程质量鉴定应根据检测结果,评定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或根据规范评定建筑物的等级,然后提出相应的加固或处理建议。
房屋改造鉴定主要检测内容有:
一、现场检测: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
二、非现场检测: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
c.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三、检测过程:
1、收集房屋的地质勘察报告、竣工图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补充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2、*检查和记录房屋基础、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3、调查分析房屋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等抗震措施,复核抗震承载力。
4、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5、一般房屋应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抗震鉴定方法分为两级。**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房屋抗震能力综合评价。房屋满足**级抗震鉴定的各项要求时,房屋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再进行*二级鉴定;否则应由*二级抗震鉴定做出判断。
6、对现有房屋整体抗震能力做出评定,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按有关技术标准提出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建议和抗震减灾对策。
7、根据检测数据及规范标准,出具房屋鉴定报告书。
钢结构各检测规范的应用范围知识
一、钢结构工程中主要的检测内容有:构件尺寸及平整度的检测;构件表面缺陷的检测;
连接焊接、螺栓连接的检测;钢材锈蚀检测;防火涂层厚度检测。如果钢材无出厂合格证明,或对其质量有怀疑,则应增加钢材的力学性能试验,必要时再检测其化学成分。
二、钢结构各检测规范的应用范围知识
构件尺寸及平整度的检测每个尺寸在构件的个部位量测,处的平均值作为该尺寸的代表值。钢构件的尺寸偏差应以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为基准计算尺寸偏差;
偏差的允许值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梁和桁架构件的变形有平面内的垂直变形和平面外的侧向变形,因此要检测两个方向的平直度。柱的变形主要有柱身倾斜与挠曲。
检查时可先目测,发现有异常情况或疑点时对梁、桁架可在构件支点间拉紧一根铁丝或细线,然后测量各点的垂度与偏差;对柱的倾斜可用经纬仪或铅垂测量。